沉与浮的概念,是初二下学期《浮力》章节中的重点难点之一。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搞不懂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而导致考试扣分。在这里,笔者齐思源老师结合某学生在我们公众号的提问,来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个详细的解析。
原创/齐思源,北京市物理教师,王尚老师物理教研梯队成员。
文章首发地址http://n.chuzhongwuli.com,转载需经作者授权
初中物理学习问题
学生公众号留言:齐思源老师您好,我是初二学生,现在刚学到第十章浮力。
我想请问您沉浮是什么?沉的含义只是指沉到底部吗?这个沉和沉底有什么区别?
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快,我一不留神,就没听到。
齐思源老师回复
齐思源老师:在我多年教学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不爱动脑筋想问题,不喜欢专研,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学习课本上那些重点的知识点,没有深入理解,总是似是而非,掌握不扎实,这种情况物理考试想考出好成绩简直天方夜谭。
下面,齐思源老师要化繁为简,给同学们讲明白:
物体的沉浮到底是什么?沉和浮分别指的是什么?
物体的沉浮,指的是用手拿着物体,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液体中,松开手,观察物体的运动是怎样的。
这里要强调一下,沉和浮,是具体的运动行为。
物体向下运动,就是沉,就是指物体要沉下去(下沉)。
当物体向上运动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浮,是物体要浮起来(上浮)的意思。
我们一定要记住:沉和福,指的是具体的运动行为。
而您说的沉底,是沉,这个运动行为,最终导致的物体所处的状态。
这样说你清楚这个概念了吗?
特别说明:沉与浮,只能是物体在仅受重力与浮力作用下的运动行为。
我们再举个例子:一块完全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要是绳子拉力拉着铁块,铁块不沉底,这不能说沉也不能说浮。
更为详细的解析请看文章链接,还有我的同事王尚老师录制的视频解析。
网页地址:http://chuzhongwuli.com/132/
学生反馈
学生:谢谢齐思源老师的点拨,简简单单几句话,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疑惑。我再看看您分享的文章和视频,再强化下。
齐思源老师:好的,如果还有问题,您可以继续在初中物理七百讲的公众号内向我留言。
学过的知识要定期巩固才行
总有家长朋友们问我,齐老师初中物理特别难吗?我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不过99%的学生课堂上听懂学会绝对没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同学们在课堂跟着老师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多思考,多问老师问题,不会有多难的地方,超出您的能力,是您咋琢磨都琢磨不透的。
可也正是这样:同学们只要跟着老师思路都能听明白,很多学生就放松了警惕,觉得物理并不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对自己记忆力过分高估,觉得老师讲的听明白了,就是知识学到手了,就绝对没问题了。
一些课上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就不去思考,老师让课下归纳的解题方法、常见陷阱也懒得去归纳,平时也不注重复习笔记,不看错题,考前也不积极备考。结果呢,就和大家预料的一样。考试就露出了马脚:总考不好。
咱们初中物理教学进度是很快的,讲完了这章下一章马上就开始了。课堂上您是听懂了,可课下不去下功夫把这些内容夯实牢,学透彻,不去及时做复习,学过的内容很容易忘掉。
说句大家都不喜欢听的,很多学生学初中物理,就像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多复习巩固,这对学好、考好物理太重要了。千万别高估自己的记忆力;课堂学过的,听懂的,要常回头看才能学通学透,学到心里。我建议同学们课下好好利用我们公众号初中物理七百讲中的免费教学视频,定期对前面学过内容进行强化。
目前课堂上讲浮力,我课下挤出时间来把前面的液体压强部分复习下,看上四五个视频。目前课堂上讲做功,我课下挤出时间来把牛顿第一定律复习下,看上四五个视频。目前课堂上讲滑轮,我课下挤出时间来把前面功率复习下,看上四五个视频。
学霸们为啥能把知识掌握的那么牢?其实没啥窍门,他们课下就是这么干的:多复习巩固。等到期末考时,一套物理试卷里考到了压强、浮力、做功、功率、杠杆、滑轮组。考到的所有考点,学霸们都了如指掌,在考场解答当然就如同庖丁解牛,自然是又快又对。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内分享了很多物理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免费收看。
原创作者:齐思源,王尚老师物理教研梯队成员。
未经作者授权,文章不得转载。版权所有权归微信公众号:初中物理七百讲,所有。